三毛

[sān máo]
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
展开6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本名陈平,祖籍浙江省定海区,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当代女作家、旅行家 [1-2]
1967年,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经历。1977年到1979年,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1981年,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982年,根据中南美洲旅行经历所创作的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出版。198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宝贝》,展示她所收藏的一些物品。1990年,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 [2-3]。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终年四十七岁 [4]
中文名
陈平
外文名
Echo
别    名
三毛(笔名)陈懋平(曾用名)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
出生日期
1943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1年1月4日
毕业院校
中国文化大学
职    业
作家、旅行家
籍    贯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
原    名
陈平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43年殃辣故3月26日,三毛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145号,她同父母、姐姐在这里生活了三年 [5]只记桨趋。
1948年,随父母移居台湾。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出对书本的爱好,她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读《红楼梦》,初中时期就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休学后,三毛在父母的教导下学习古文诗词和英文,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韩湘宁邵幼轩等三位画家习画 [2]
1964年,得到中国文化大学的创办格精人张其昀特许,三毛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2]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就读,并遇到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后就读于德国哥德书院,她也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 [2],三毛将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和游学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收录于她1976年发表的散文集《雨季不再来》中 [6]
1970年,回到中国台湾,受张其昀邀聘在中国文化大学德文系、哲学系任教。1972年,三毛接受了在网球场上结识的一位年龄较长的德国教师的求婚,但因未婚夫猝逝 [7],她再赴西班牙,与分开六年的荷西重逢 [2]
1973年,受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吸引,三蜜腊凶毛邀请荷西一起前往西属撒哈拉沙漠。1974年,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1974年10月6日,她的一篇名为《中国饭店》的作品在《联合报》副刊刊出,这篇描写自己异国婚姻的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大批读者 [8]
1976年2月,受政治形势影响,三毛与荷西离开西属撒哈拉,前往西班牙属地加那利群岛;轿壳懂5月,受到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三毛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讲述了她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个人感受 [8]。1977年,先后集结出版《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等散文集 [3]
1979年2月,描述三毛和丈夫荷西在加那利群岛生活经历的散文集《温柔的夜》出版 [3];9月30日,荷西在潜水时发生意外事故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 [2]
1981年,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台湾定居;同年5月,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该书主要记录了三毛在荷西离世后悲痛的心情和慢慢走出阴霾的过程 [3];1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在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国后写成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并进行了环岛演讲。1982年,任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在台湾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讲授“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2]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前往美国接受割治子宫癌手术,随后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2]。1987年3茅旬巴月,出版有声书《三毛说书》;7月,出版碑应牛散文集《我的宝贝》,向读者们展示了她珍藏多年的一些物品 [3]
1989年4月,首次回到大陆的家乡,并专程拜访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先生,了却了夙愿 [2]。1990年,创作完成了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2]
1991年1月2日,因子宫内膜肥厚,三毛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并于1月3日完成了手术;4日清晨,拜糠医院女工发现了被尼龙丝袜吊颈的三毛遗体,现场未发现遗书,法医推断三毛的死亡时间是1月4日凌晨2点,终年47岁 [2]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家庭
全家照
三毛原名陈懋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和平之意,但因为学不会“懋”字的写法,三毛写名字时都把这个字省略了,并最终改名为陈平 [2] [31]。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名律师,她的母亲名叫缪进兰。三毛在家中排行第二,她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陈田心与两个弟弟陈圣、陈杰 [9]
婚恋
1967年,三毛在西班牙结识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此外,留学期间三毛也交了几任男友:在西班牙期间的一名日裔富商同学、在德国期间的一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裔同学、以及在美国期间的一名台湾籍留美博士生,但是最后全数均无疾而终。1972年,三毛接受了在网球场上结识的一位年龄较长的德国教师的求婚,但他却因心脏病发猝死。
1972年,三毛再赴西班牙,与分开六年的荷西重逢。1974年,三毛与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后,终身没有再嫁 [7]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原著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备注
皇冠出版社
1976年5月初版
沙漠生活
皇冠出版社
1976年7月初版
少女时代的成长与感受
皇冠出版社
1977年6月初版
加纳利群岛的生活
皇冠出版社
1977年8月初版
撒哈拉生活
皇冠出版社
1979年2月初版
婚后旅居加纳利
《背影》
皇冠出版社
1981年8月初版
旅居与回乡故事
皇冠出版社
1981年8月初版
孀居生活与心路历程
联合报社
1982年5月初版
中南美洲和祖国大陆的游历见闻
皇冠出版社
1983年7月初版
对生命和爱的思索
《倾城》
皇冠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游学、成长的故事
《谈心》
皇冠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生活随笔
《随想》
皇冠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有关生活智慧的小品
皇冠出版社
1987年3月初版
有声书
皇冠出版社
1987年7月初版
收集的80余件宝贝的故事
《流星雨》
皇冠出版社
1987年7月初版
有声书
闹学记
皇冠出版社
1988年7月初版
三毛的游学生涯
《阅读大地》
皇冠出版社
1989年7月初版
有声书
皇冠出版社
1990年12月初版
电影剧本
皇冠出版社
1991年5月初版
与读者的书信往来
/
1993年1月初版
回忆性散文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阿根廷游记
/
/
往来书信
参考资料 [3]

译著

书名
出版时间
备注
《娃娃看天下(一)》(漫画)
1980年2月初版
译自西班牙文
《娃娃看天下(二)》(漫画)
1980年2月初版
译自西班牙文
《兰屿之歌》丁松青神父著
1982年6月初版
译自英文
《清泉故事》 丁松青神父著
1984年3月初版
译自英文
刹那时光》 丁松青神父著
1986年1月初版
译自英文
参考资料 [3]

填词歌曲

《回声》
《不要告别》
《说给自己听》
《说时依旧》
《一条日光的大道》
《迷》
橄榄树
《远方》
《那人》
《对话》
《轨外》
《晓梦蝴蝶》
《孀》
《雅各天梯》
《假如还有来生》
《飞》
《沙漠》
《梦田》
《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
《风》
《今生》
《今世》
《梦里风景》
《生活,是一种夏日流水般的前进》
参考资料 [10]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9-3
    《稻草人手记》是2009年3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婚后的平淡琐事以及作者的感想等内容。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11-7-1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的作品,主要记录了三毛在荷西死后悲痛的心情和慢慢走出阴霾的过程。全书萦绕着伤感的气氛,是三毛后期风格的一大代表。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17-3-1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11-7-1
    《万水千山走遍》是2011年7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7-5
    《三毛集:温柔的夜》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三毛,主要记录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的生活。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11-7
    《雨季不再来》是2007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该书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这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
  • 作者名称 三毛
    电影《滚滚红尘》由严浩导演,三毛、严浩编剧,林青霞、秦汉、张曼玉、吴耀汉主演,1990年11月23日公映。影片内容影射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纠葛以及张爱玲与炎樱的姐妹情感。影片荣获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八项大奖,剧本是作家
  • 作者名称 三毛
    《哭泣的骆驼》是作家三毛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77年,收录于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该小说以西属撒哈拉民族的自决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沙哈拉威游击队队长巴西里和他的妻子沙伊达的爱情悲剧。小说打破了作者创作中期“沙漠文学”一贯明朗、轻松的语言风格,笔调沉重悲凉,为读者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生...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9-9-1
    《三毛全集:我的宝贝》是200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4-8-1
    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3-08
    《闹学记》是2003年8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三毛。本书以最新的文风与对真实生活的见证,展现了一个心神治愉的美丽新世界。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14-1
    《你是我不及的梦》是2014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本书精选三毛从未结集出版过的二十六篇散文,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贯穿三毛创作全程,为三毛全新散文集。从荷西的百合花到月牙泉的单纯女子;从尼日利亚丛林到童年记忆 中的关渡;从读者弟弟永不屈服的勇气到学生合力织的百福被……二十...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1-04-01
    《亲爱的三毛》是2001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三毛在台湾媒体上刊登的一个著名的专栏,在里面三毛和读 者朋友相互倾诉心声,谈爱情,论人生。她说:我愿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 里,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但愿亲爱的你,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4-8-1
    《倾城》是2004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4-8-1
    《送你一匹马》是2004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该书收录了三毛回台定居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4-8-1
    《随想》是2004年8月1日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
  • 作者名称 三毛
    《娃娃看天下》(西班牙语:Mafalda)是阿根廷漫画家季诺笔下的一辑漫画,主人翁为一位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小女孩玛法达。这套漫画从1964年至1973年间连载,于拉丁美洲及欧洲相当受欢迎,是西班牙语漫画里最为国外人士熟知的,在亚洲也可以找到其踪影。应日报 Clarín 的邀请,季诺于1962...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3-8-1
    《我的快乐天堂》是2003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
  • 作者名称 三毛
    作品时间2004-8-1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是2004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

创作特点

播报
编辑

悲剧美感

三毛的作品由内而外地浸染着悲剧的美感。她用看上去平和真纯的笔触向人们一点点展示她内心的疼痛、生活的艰辛、平凡人在人间无助的挣扎,以及对生命的感悟,那些朴素的文字里满是泪水。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在她少女时代长达七年的自闭生活中,她蜷缩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感受着自己内在的碰撞。在那样的封闭和孤独之中,三毛不可避免地强烈地关注自我,总是处于非常敏感的状态,特别是能够十分敏锐地捕捉到疼痛的感觉,并且有意识地将其放大,使自己身陷其中而难以自拔。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写给荷西的最悲伤也是最美丽的文字:“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尽管“没有眼泪”,也“没有恸哭”,却能明显体会到作者揪心的疼痛和绝望。正如三毛自己所说:“我的手写我的口,以我的口,表达我的心声。”三毛内心深处的阴影和疼痛,总是不经意地就从笔端流泻。在三毛的笔下,读者还能够找到一大堆充满了悲剧性的角色。如《巨人》中的那个叫做达尼埃的十二岁的男孩子,他全心全意地爱着并照顾着她残废的养父和病危的养母,别人请他看电影,他却“人在外面。心在家里,一分一秒记挂着父亲母亲。”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当文末那一句“哑奴的身影渐渐的消失在夕阳里”映入眼帘的时候,每一个读者都为哑奴感到难过和疼痛。而这样的人物在三毛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如《爱的寻求》中痴于爱情却被欺骗的沙仑,《温柔的夜》中那个无名的乞者等。三毛就这样通过这些悲剧性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 [11]

语言特色

朴素自然是三毛散文语言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她的语言“讲真话、写真情、绘实景”。三毛散文朴素自然特征的形成与其性格相关:三毛个性洒脱坦荡,率真任性,我行我素,是个富有个性而骨子里又很叛逆的作家。独特的性格影响着她的创作。三毛笔下的生活是一个从没有人写出来的世界,她以自己浪漫而又悲怆的爱情生活和奇异艰辛的流浪生涯为题材,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三毛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所以她选择散文作为抒写真情的主要载体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她的散文善于揭示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她的一篇篇坦诚的独白成为内心情感的率真纪实,获得了朴素自然的审美魅力 [12]
三毛散文语言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幽默风趣。三毛个性聪明活泼,风趣幽默。这种个性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便形成了其散文幽默风趣的特征。在创作中她摆脱了传统的创作方法的束缚,大胆地采用幽默笔法加工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艺术化,大大提升了语言的审美功效和艺术魅力。她的语言总会让读者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被她所讲的故事俘虏,在捧腹大笑中领会其中的哲理。例如《素人渔夫》这篇散文写三毛夫妇去卖鱼,所得的一张收据,误入洗衣机搅成泥了,三毛觉得既伤心又好笑,对丈夫说:“荷西,最后的鱼也溜掉啊!我们又要吃马铃薯了。”把收据说成是最后的鱼,语言幽默,冲淡了失去收据的伤心。《白手成家》写丈夫发了薪水,夫妇两人高兴地跪在草席上一边数钱,一边筹划着购物来装修他们简朴的家。三毛用了这样的语言:“拜金的两个人跪在地上对着钞票膜拜。”夫妇两人并非是守财奴,这种夸张的语言与实际情形构成强烈的反差,使语言风趣而俏皮 [12]
三毛散文语言的另外一个审美特征便是优美典雅。三毛不仅熟悉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戏曲小说,还深受托尔斯泰、泰戈尔、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家的影响。她能在散文语言中巧妙地化用古典名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有些语言经过历代文人的反复使用,字词本身就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化用古典语言,可以丰富词句的内涵,使语言变得优美典雅。从三毛散文的题目中就可见一斑了,如《相逢何必曾相识》《似曾相识燕归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里不知身是客》等等。三毛不仅直接引用名句,更为奇妙的是她善于将名句略加改动,融入自己的语言,使散文内容与这些名句意境融合得天衣无缝,也使三毛的散文于平白朴实中透溢出优雅的韵味。例如《卖花女》:“我们的家居生活虽然不像古时陶渊明那么的陶然,可是我们结庐人境,而不闻车马喧。”《少年愁》:“更有青年朋友对我说,诗人中最欣赏陶渊明那么的陶然,这个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个了不起的人——采菊东篱下而去,多么地淡泊。”三毛就是这样,在写作中总喜欢引经据典,增加其文章的优美典雅的审美趣味;但她的这种引用不是呆板地重复,她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造新意,给语言赋予新的生命力,呈现自己特有的一种典雅 [12]
三毛散文语言艺术特色还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个阶段性变化与三毛的人生经历是有着莫大关系的。比如: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与丈夫荷西婚姻阶段所写的作品,这个阶段的作品语言特色相较于早期作品相对成熟一些,逐渐褪去了青春时期的青涩懵懂转而更知性稳重。一种“乡愁”驱使着她与丈夫来到寂静空旷的沙漠,一直生活了很多年,这是三毛性格中潇洒不拘束的一面,所以面对广阔的沙漠,三毛笔下展现出的语言风格便是十分明快洒脱的,通过散文带领国人一同走进异国他乡感受异域风情的趣味。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三毛散文中转变最大的一部。这是在丈夫荷西意外去世后所作,整体色彩一个“悲”字可以概括。因此三毛的散文语言风格从荷西的意外身亡之后具有巨大转变,这是一条分界线。童年的境遇和爱情的经历都影响着三毛的写作,语言风格上也有所改变,所以说三毛的语言特色并不是局限的,而是广泛体现在散文的各个角落,每个阶段的主体风格在不同时期散文中的交融也时有所见 [13]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电影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91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14]滚滚红尘提名
1990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15]滚滚红尘提名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三毛创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瑰丽的浪漫世界,里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不可思议的异国情调,非洲沙漠的驰骋,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经验造就了海峡两岸的青春偶像 [16](作家白先勇评)
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三毛,年轻、坚强而又孤独,她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 [17](作家贾平凹评)
我本来是不想把奇女子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18](作家梁羽生评)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19](作家倪匡评)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文学奖项

2016年10月,三毛散文奖正式设立。该奖项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共舟山市定海区委、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各地汉语作家征集,与富阳郁达夫小说奖、海宁徐志摩诗歌奖一起,并列为浙江三大文学奖项 [20]

三毛故居

重庆故居
2019年10月,位于重庆黄桷垭老街的三毛故居正式开馆。三毛故居经历了三年修缮,重现了三毛及家人在此生活时的场景。故居围绕“我是谁”“我去了哪里”“我心目中的三毛”等主题,打造了6个展区,尽力还原真实的三毛 [21]
台湾故居
三毛在台湾的故居位于新竹县五峰乡桃山村,是一幢红砖小屋。三毛曾在在此租住三年,并为其取名“梦屋”。三毛去世后,梦屋一度荒废,直到2011年,台北退休教师徐秀容将其承租下来、修葺复原,并在三毛家人及生前好友的帮助下,将梦屋改造成三毛故居和咖啡馆 [22]

三毛祖居

三毛祖居
三毛祖居是三毛的祖父陈宗绪于1921年建造的。三毛祖居的五间正房辟为三毛纪念室,以“充满传奇的一生”、“风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等为主题,分别陈列三毛的遗物、各个版本的作品、各个时期的照片,以及中外人士缅怀三毛的文章 [23]

纪念邮票

2016年10月26日,由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百科组织编纂的拉塔文学名人邮票集正式售卖,三毛是其中唯一一位在列的亚洲作家 [24]

纪念歌曲

曲名
歌手
收录专辑
追梦人
《告别的年代-情歌专辑》 [25]
一生守候 [26]
《三毛》
草原情唱 [27]
《蒲公英的哭泣-给三毛》
《飞梦天涯》 [28]
橄榄树
橄榄树 [29]
《红色的沙漠》
纯音乐
《撒哈拉的故事》 [30]
《惊梦三十年》
《哭泣的骆驼》
《流动的是沙漠》
《梦里花落知多少》
《撒哈拉的东方女子》
《万水千山走遍》
《忘不了的三毛》
《温柔的夜》
《西风不相识》
《雨季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