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辣!骑墙高手的一招,有胜无败

轻读经典 2020-03-28

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清朝有个不得志读书人,幻想有一天展翅高飞,去京城考取进士,写下了诗句“明朝期振翮(读如盒),一举去清都。”朝廷认为此诗反清复明,大逆不道,将他满门成年男子杀光,其余所有家属分给功臣之家为奴。掀起这件文字惨案的官员,是:

A 和珅 B 刘墉 C 都不是

答案暂缓公布,先讲一下这起文字狱的来龙去脉。

江苏扬州府东台县文人徐述夔(读如魁),考取举人后,被禁止参加全国会试,原因是他的卷子中,有一句话“礼者,君所自尽也。”

把“君”与“自尽”联系在一起,此事可大可小。礼部官员定为“不敬”,终止他参加全国会试的权利。功名到此为止,性命还在,礼部官员的处理不算残酷。

徐举人出身大户人家,吃穿不愁,从此闭门写诗,吃撑了的时候,YY一下自己上京赶考。

他去世后,儿子刊刻出版父亲的遗作《一柱楼诗集》。本想扬名,哪知为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同乡蔡姓人家,也是大户,从前曾把一块田地以2400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徐家,如今声称此地有蔡家祖坟,提出以960两赎回。

徐家不肯平白遭受损失,一口拒绝。蔡家便扬言,要告发徐述夔的反书。

徐家应对较快,主动把所有的书籍上呈东台县衙。东台县令觉得没啥问题,让徐家拿出十亩坟田给蔡家,就此结案。

蔡家毫无息事宁人的意思,再向江宁藩司衙门呈控:东台县令受贿,包庇被告。

藩司师爷认为,徐家已经主动自首交书,按照朝廷律例,应予免罪。蔡家赎田不成才举报,明显属于“挟嫌报复”。于是藩司判决,将原告发往扬州府收监。

蔡家害人不成,反而有自家人陷了进去,哪肯罢休,又找上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继续提告。

刘墉,就是电视剧里的那个刘罗锅,却远不是电视剧塑造的刘青天。他出身山东豪族,家中世代为官,父亲刘统勋更是深得乾隆信任,位居宰相。

沾好爸爸的光,刘墉跳过了童试、院试、乡试,直接成为恩荫举人,然后顺顺当当考取进士,开始做官。

在五十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有政绩,做了很多好事,也有错误。比较拿得出手的事迹,是与和珅一起,奉旨查办山东巡抚国泰的舞弊案。和珅有意袒护,刘墉坚持原则,把国泰绳之以法。不过,国泰案是由刚正不阿的御史钱沣揭发,刘墉之功,只能排到第二位。

无论如何,国泰案毕竟体现了刘墉正直的一面。但在徐述夔的“一柱楼诗案”上,则体现出刘墉骑墙投机的官僚心态。

他接到蔡家的呈控,没有像江宁藩司、东台县令那样就事论事,直接驳回,而是果断报告乾隆皇帝,并说徐述夔的诗“语多愤激”,“如有悖逆,即当严办;如无逆迹,亦当核销以免惑坏人心风俗。现移督抚办理。”

是的,本文篇首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B。

刘墉的这一招,非常老辣,简直是有胜无败,至于主持正义,呵呵,没想过。

首先,几本诗集的事,看似不大,也要上报皇帝。勤请示、勤汇报,是大清朝宦海求生的不二法门。宁可被骂无用,也不冒险自作主张。

其次,评判“语多愤激”,站稳了立场。哪怕皇帝看过诗集,觉得小题大做,作为汉人臣子,自觉维护大清朝廷,忠心肯定没问题。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最后,态度左右逢源,任凭事情如何发展,都有功无过。如果要严办此案,我刘墉首先揭发,立功至伟;如果最终没事,我也没干啥,不过是汇报并移交督抚办理而已。

刘墉在民间有清官之称,也算得上名臣,但要推究本案中他的表现,其心可诛。

乾隆接到“忠臣”刘墉的报告,翻看《一柱楼诗集》,“龙颜大怒”。

他认为,“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里的“朝”,不是朝夕,是朝代,“明朝”非指明日,而是指明代。并且不说“到清都”,而用“去清都”,反清复明实锤了。

皇帝一锤定音,富户纠纷案迅速转变为惊天文字狱,一时间人头滚滚。

徐述夔父子已经去世,开棺碎尸,枭首示众。徐家所有男丁,年过十六,一律处斩。十五岁以下未成年男子,以及所有女性家属,都发给功臣之家为奴。家产全部没入官府。

徐述夔有两个学生,名字为老师所起,并曾校对诗集,处斩。

江宁藩司,斩监候,在大牢里被虐死,家财入官。藩司衙门师爷,斩立决。

扬州知府,充军。

东台县令,杖一百,流放三年。

至于害人不浅的蔡家,并没有捞到好处,乾隆说他们“挟嫌出告,其心亦为私而非为公。”仅仅免罪而已。

刘墉是唯一在此案中,得到乾隆表扬的官员,当年年底,被调回京城做了户部侍郎。

他后来官至内阁大学士,福禄寿俱全。身为文臣,平生道德文章都不足称奇,唯在书法方面自成一家,造诣很高。

字写得好,求的人就多。书法家不胜其烦,哪肯轻易动笔。传说刘墉上班的时候,有个同事经常送来美味佳肴。他过意不去,每次都要写一张感谢条。久而久之,同事把感谢条装帧成册,得意地说:“如果不是馈送珍味,哪来许多珍迹。”

刘墉还有收藏癖,除了大规模藏书以外,另搜罗各种笔砚、奇石、古琴。银子流水般花出去,家里虽然没矿,但有了宝藏。

这就是“刘罗锅”的真实面目,一个传统士大夫,一个精致文人,一个工于心计的官僚。官声还算不错,但要他不计个人得失为民请命,那却万万不能。

嘉庆元年,乾隆做了太上皇,仍然抓着大权不放。内阁大学士有空缺,刘墉名列候选人,但最后并没选上,因为乾隆给他的评语,是四个字:“遇事模棱”。过了一年,论资排辈,方得如愿以偿。

知刘墉者,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