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大创新“反击”已至 消费股凸显防御性

兴证策略:大创新“反击”已至 消费股凸显防御性
2018年07月22日 19:31 新浪证券综合

  【兴证策略—大势研判】大创新“反击”已至——A股市场策略周报

  王德伦

  来自微信公众号:XYSTRATEGY

  投资要点

  大创新的反击将继续。2018年权益市场投资主线变化多且快,把握难度加大。投资者在持仓过程中不会舒心,反而是更担心、更揪心、更费心。我们兴证策略1月提出《春耕行情》。2月《拥抱大创新》强调在监管与产业政策多重支持下,以医药、计算机、军工为代表的“大创新”成为投资主线。4月提出《“外患”加剧》,5月提出《关注信用风险对市场扰动》,市场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急速下滑,市场也出现了相应调整。7月份以来,随着“内忧外患”阶段性缓解,7月1日《用大创新做防守反击》,15日《大创新反击继续》中强调大创新反击机会。随着上证综指从2691的阶段性低点逐步上涨,大创新方向的中报业绩改善,使得我们大创新反击观点正在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共鸣。

  金融与实体政策双暖风,提升风险偏好,助推大创新。在金融政策层面,本周与资管新规配套的相关细则逐步出台,整体框架和思想未变,但在细节和后续节奏上较之前预期有所缓解,提升投资风险偏好。主要体现在四处:其一、允许公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有利于缓解投资者对于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原有部分理财产品通过委外、通道等进入权益市场的资金,可能由于新规要求而离开权益市场,进而对市场造成冲击。而随着公募理财产品可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转变,这方面的担忧会有所缓解。其二、对于“非标”变化主要在于三方面,①允许公募资管产品投资非标,②部分难以回表资产可妥善安排与处理,③银行为了应对“非标”转“标”可以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其三、首次对当前的结构性存款做出规范。将结构性存款认定为表内存款而非资管产品,纳入表内核算,并符合存款管理相关要求。其四、过渡期中,可以适当发行一部分老产品对接新资产,但新资产需要符合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且规模不可超过原有存量。此举缓解了当前实体企业融资较难、信用较紧的格局,对经济的平稳调结构转型做到了有利缓冲与平滑。

  在实体经济层面,央行在6月底,对货币政策边际放松,但在紧信用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实体企业,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感到担忧,同时也使得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也较为悲观。但本周央行鼓励银行信贷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倾向于AA+以下的信用债,缓解企业融资环境困境。同时,17日银保监会也召开座谈会要求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实体经济支持的政策暖风有望缓解投资者此前对去杠杆节奏过快的担忧和经济悲观预期的修复。

  ★投资策略:持续看好大创新

  持续看好大创新:持续看好业绩和政策双轮驱动下的大创新,当前重点推荐:机械军工(细分子行业的核心龙头)、电子 (长期方向确定)、计算机龙头、医药(创新药)

  短期看好银行龙头股的情绪修复:仓位与估值双低,受益于最新出台的理财新规细则。

  底线思维下,消费股凸显防御性。1、免疫金融去杠杆(包括信用风险),现金流好;2、免疫中美贸易战,来自内需拉动;3、免疫经济下行,消费比其他行业受宏观波动影响更小。

  周期品中建议关注化工行业。关注需求稳定,供给收缩且受益于油价上行的细分领域龙头。

  ★主题投资:建议关注后续存在一定事件催化预期的乡村振兴、海南自贸区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冲击超预期,美联储加息缩表进度超预期

  报告正文

  回顾:《核心资产:股票中的“京沪学区房”》《平衡木上的舞蹈》《金融监管成为下个阶段主要矛盾》《大创新时代》《正是春耕时》《静待反弹,拥抱大创新》《关注信用风险对市场的扰动》

  ——20160503《核心资产:股票中的“京沪学区房”》:核心资产对于宏观经济来说,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行业;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是企业创造持续性超额收益的竞争优势。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核心资产就是全市场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代表、最具龙头效应的代表,就像京沪地区的学区房,拥有较小的下行风险但升值空间巨大。

  ——20161201发布2017年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节奏上年初要当心、需要立足防守反击。货币环境边际转紧是主要制约因素,需要警惕通胀预期、汇率、海外利率、金融去杠杆四重制约。上半年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将逐步消退。之后伴随“十九大”效应增强、宽松预期再起,市场有望重新迎来机会。

  ——20170416《金融监管成为下个阶段主要矛盾》: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中,我们即认为金融去杠杆是影响今年宏观流动性及股市的重要因素。后续金融去杠杆的影响将继续发酵,在当前金融监管已成为市场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我们对股市保持谨慎。

  ——20171127发布2018年年度策略《大创新时代》:我们正处在新一轮创新周期的起点,各项条件已然具备。与上一轮小公司的模式创新不同,这一轮创新主要以大公司引领的技术创新为特征。六个方面的因素正在催化这个“大创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多个细分制造业龙头,正快速地进入“量”到“质”的升级发展中!关注五大创新硬科技行业推荐:电子、通信、大机械(含军工)、医药、电车。

  ——20180101《正是春耕时》:积极信号已现,正是春耕时。经济运行平稳,经济增长仍有支撑,海外经济向好,或对我国出口形成拉动。央行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有助于稳定金融机构及投资者的流动性预期,缓解市场对出现突发性流动性缺口或资金价格波动的担忧。年底机构考核期过去,机构仓位博弈及绝对收益投资者年底减仓这两大扰动因素消失,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在11月以来经历连续调整、市场此前积聚的风险充分释放后,我们认为春季行情即将开启。

  ——20180211《静待反弹,拥抱大创新》:等市场担忧情绪逐渐消化、美股阴霾逐渐散去后,市场将逐渐企稳、回归常态,开启反弹行情。大创新此前调整相对充分,估值水平和仓位结构显著改善,如市场调整结束进入反弹窗口,大创新板块将更具弹性。中长期,十九大报告对创新的地位强调增强,具备行业创新磐石的五大硬科技产业(电子、通信、机械、医药、电车等)将加速发展,其中基本面过硬的个股长期前景光明。

  ——20180527《关注信用风险对市场的扰动》:信用风险或成为下一个扰动市场的重要变量。近期信用风险的频繁暴露引发股债投资者担忧加剧。今年以来,中安消、凯迪生态、神雾环保等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出现债务违约事件,东方园林的债券发行也遭遇“闭门羹”。市场已开始进一步担忧后续会否出现集中性违约潮。当前,信用风险很可能继贸易战“外患”后,成为扰动市场的重要变量。短期关注消费“三免疫”特性,做好防御。中长期,持续看好大创新中医药(2018年年度策略起持续推荐创新药,市场对基本面认可度高)、机械军工(细分子行业的核心龙头企业)、电子等方向。

  展望:大创新“反击”已至

  1. 大创新的反击将继续。2018年权益市场投资主线变化多且快,把握难度加大。投资者在持仓过程中不会舒心,反而是更担心、更揪心、更费心。我们兴证策略1月提出《春耕行情》。2月《拥抱大创新》强调在监管与产业政策多重支持下,以医药、计算机、军工为代表的“大创新”成为投资主线。4月提出《“外患”加剧》,5月提出《关注信用风险对市场扰动》,市场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急速下滑,市场也出现了相应调整。7月份以来,随着“内忧外患”阶段性缓解,7月1日《用大创新做防守反击》,15日《大创新反击继续》中强调大创新反击机会。随着上证综指从2691的阶段性低点逐步上涨,大创新方向的中报业绩改善,使得我们大创新反击观点正在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共鸣。

  2. 金融与实体政策双暖风,提升风险偏好,助推大创新。在金融政策层面,本周与资管新规配套的相关细则逐步出台,整体框架和思想未变,但在细节和后续节奏上较之前预期有所缓解,提升投资风险偏好。主要体现在四处:其一、允许公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有利于缓解投资者对于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原有部分理财产品通过委外、通道等进入权益市场的资金,可能由于新规要求而离开权益市场,进而对市场造成冲击。而随着公募理财产品可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转变,这方面的担忧会有所缓解。其二、对于“非标”变化主要在于三方面,①允许公募资管产品投资非标,②部分难以回表资产可妥善安排与处理,③银行为了应对“非标”转“标”可以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其三、首次对当前的结构性存款做出规范。将结构性存款认定为表内存款而非资管产品,纳入表内核算,并符合存款管理相关要求。其四、过渡期中,可以适当发行一部分老产品对接新资产,但新资产需要符合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且规模不可超过原有存量。此举缓解了当前实体企业融资较难、信用较紧的格局,对经济的平稳调结构转型做到了有利缓冲与平滑。

  3. 在实体经济层面,央行在6月底,对货币政策边际放松,但在紧信用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实体企业,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感到担忧,同时也使得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也较为悲观。但本周央行鼓励银行信贷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倾向于AA+以下的信用债,缓解企业融资环境困境。同时,17日银保监会也召开座谈会要求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实体经济支持的政策暖风有望缓解投资者此前对去杠杆节奏过快的担忧和经济悲观预期的修复。

  投资策略:持续看好大创新,短期看银行股情绪修复

  基金二季度报配置中继续增配消费,成长超配比例较低

  本周基金季报披露完毕,行业配置层面,2018Q2主动股票型基金的重仓股配置特征:集中度重新上升,消费超配比例提升,成长超配比例仍然较低。在超配最多的5个行业中,医药、食品饮料、家电、计算机的超配比例都较2018Q1提升。其中家电的超配比例再创新高,达到5.54%。医药的超配比例上升至9.19%,接近2015年的高点。食品饮料的超配比例回升至2017Q3的水平。计算机的超配比例连续第2个季度上升,目前已经回升至2.17%。只有电子超配比例较2018Q1有所回落,并且是连续第3个季度回落,当前的超配比例已经降至3.82%,相当于2016年中的水平。

  中长期依然看好大创新 

  国内高端技术产业已经具备创新人才和科研基础,总统筹政策有《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规划和支持,证监会此举更从二级市场上角度来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来看,中国创新发展势不可挡。兴业策略作为市场上最为坚定的大创新龙头的推荐方持续看好具备行业创新磐石的硬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关注其中基本面过硬、前景光明的大创新龙头(《大创新时代——2018年年度策略》20171127)。

  • 军工:十九大报告确定近中远三个建设规划阶段。装备批产加速、装备补偿式采购将分别拉动主战装备承制企业、非主战装备承制单位企业释放业绩弹性。

  • 计算机龙头:主要推荐自主可控和云计算的龙头公司。

  • 电子(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品牌二季度新机推出的需求提升,叠加苹果下半年新机规格和价格调整,有利于刺激换机需求。半导体领域关注补库存周期,目前全球大厂库存周转天数已经接近底部,叠加苹果新品的推出,未来1-2个季度行业有望迎来库存回补,封测等行业将直接受益。

  • 机械(细分子行业的核心龙头企业):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增长大幅放缓,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龙头优势愈发凸显,进入做大做强阶段。看好轨交(高铁&城轨)、海运装备、工程机械、液压、工业机器人等方向的龙头。

  • 政策变革推动创新药从“中国新”逐步变为“全球新”。1)人口老龄化催生的医保控费将直接影响医药行业整体增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2)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新药优先审评等政策变革引入“供给侧改革”,推动药品的研发壁垒、CRO行业的规范度和集中度不断提高。3)PE/VC资金关注度上升为创新药研发解决后顾之忧。

  同时,应当注意,我们推荐大创新龙头并非推荐创业板,也并不认为风格将会出现切换。

  成长龙头≠创业板,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速仍在下行。根据目前中小创公司披露的业绩预测,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后同比下降38.58%,即使再剔除乐视网,增速仍然是负的,同比下降3.68%。此外,商誉减值、并购业绩承诺不达预期等风险也需关注。

  成长龙头受益≠风格切换,行业内的分化未来也可能仍将继续。分化是2017年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小盘风格的分化不仅仅发生在行业之间,还发生在行业之内。在2017年,一级行业龙头指数不仅远远跑赢沪深300,也跑赢了二级行业龙头指数。这意味着即便是在细分行业之间,龙头的表现也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用投资指数或投资大小盘标的来代替投资决策。

  理财新规推出,首推银行龙头

  仓位与估值双低,受益于理财新规,银行龙头情绪上具备短期修复的机会。周五金融监管相关机构出台两份与资管新规配套的实施细则,该文件整体思想与此前发布的《资管新规》正式稿框架和主体思想,即破刚兑、去通道、去嵌套基本一致。但在细节之处较之前有所缓解,将短期内缓解银行理财业务的调整压力,利好银行股,叠加银行股公募配置和估值调整较为充分,短期存在情绪上反弹的空间。最新基金季报显示,银行结束了连续7个季度低配比例缩窄的趋势,低配比例重新扩大至-10.19%。当前银行股整体市净率为0.9,接近【均值-1倍标准差】,重回估值底部区域。

  防御品种:消费龙头

  外资增量配置股票做底仓,此前涨幅不大的部分消费行业可进行博弈操作。根据一些前沿学术研究,就外资流入债市和股市而言,中国对全球金融周期变动的敏感度低于其他国家,这就说明外资配置在岸股市和债市产品的需求强烈,甚至脱敏于全球金融环境。叠加国内近期部分消费领域数据表现较好,其估值和基金持仓比例都还较低,并且具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可以作为底仓或进行博弈操作。具体可关注食品饮料、医药、家电、电子等消费行业的龙头标的。

  周期品,建议关注化工行业,1)需求端:以消费品为下游的部分化工行业受地产影响较小。国内方面,化工的下游可以对接包含农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汽车等多个消费行业,这些行业的需求相对而言受地产周期影响较小。国外方面,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发达经济体普遍复苏,带动国内化工产品出口保持增长态势。2)供给端:环保持续收紧叠加油价上行使得行业景气有望维持。产油国实行的联合减产卓有成效,在原油需求仍在增长的背景下库存的持续下滑。而地缘政治风波不断,未来原油供应仍有收缩可能。近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官方定性当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未来环保监管程度仍不会放松,供给端仍有望保持偏紧态势。关注MDI、农药、PTA、涤纶长丝、煤化工、民营炼化等细分领域龙头。

  主题投资:关注乡村振兴和海南自贸区

  近期市场内外扰动持续,风险偏好仍处低位,主题性机会不受市场青睐。我们建议可关注一些短期内有事件催化预期的中长期主题机会,例如乡村振兴、海南自贸区。对于前者,《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于5月底正式下发,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一系列规划,预计将逐步看到后续行动;对于后者,7月1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主持召开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的首次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五年规划文件出台,乡村振兴迎来新契机 

  顶层文件出台,中央凸显坚定态度。去年12月,十九大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提出了实施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从“量变”到“质变”,乡村振兴有望成为宏观经济新动能。现今的政策对在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治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有了更多关注,201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乡村振兴或将成为“棚改”后又一拉动宏观经济的新变量。重点关注: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及高质量生产能力的农企龙头;具有大规模农业生产能力,利好土地流转相关的企业;具有服务于农产的电商零售;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及修复生态环境能力的园林及生态企业龙头。

  新一轮开放先行者,海南自贸区建设加速

  南海门户,战略地位突出。美方军舰多次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又在“环太平洋”军演排除中国,给南海形势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而海南省近傍香港、珠三角,遥望台湾,外邻东南亚,地理位置特殊,在海洋争端不断的外部影响下,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对外开放新格局,自贸港与国际旅游岛相结合。国家宣布将先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然后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自贸港作用不是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而是发展旅游、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海南国际旅游岛项目迎来新看点,包括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赛马运动等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离岛免税购物、医疗旅游、国际邮轮航线开通等。建议关注中国国旅海南瑞泽海南高速以及海峡股份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恒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