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科比:人生从来不惑 下半场诗意正浓

编者按:
《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么描述自己:“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像“斗战胜佛”一样,科比也是NBA联盟最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联盟仿佛只有两种球员,一种叫科比,一种叫其他。
退役之后,他同样选择了一条最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
孙悟空会“三头六臂”、“七十二变”,科比也像是拔根汗毛化出无数分身,从“球员”摇身一变出“导演”、“主持人”、“作家”等多种身份,又拍电影又做节目,既拿了奥斯卡金像奖,又得了艾美奖,最近还刚刚出版了一本被称为“篮球圣经”的《曼巴精神》,成为《纽约时报》全美畅销书第一名。
万变不离其宗,科比的“后球员时代”创业之道,根基建立在一个关键词上——“内容为王”。
“科比”这个大IP的主人,如今下定决心要从“科比”出发,打造出一个IP帝国。
图片
采访、撰文:沈洋
编辑:宋忠冬
科比的工作室Ganity Studios坐落在洛杉矶南边一片不太起眼的厂房式办公区之中,地方不算大,第一层是个简单的前台,真正属于办公的地方分布在第二层。
这里的装修风格现代感十足,白和蓝所代表的冷色系为主调,一些星星点点的绿色穿插其中。染成银灰色的几个枯树枝,和书架上的木器完美结合,原始工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一面纯白的墙上,挂着五幅巨大的照片:沃尔特-迪斯尼、奥普拉、乔布斯、JK罗琳以及迈克尔-杰克逊。五张面孔依次排列,各自在特写镜头中传递着属于成功者的荣耀和沉淀。
图片
四下里,根本找不到关于科比过往球员生涯的任何痕迹,你甚至会恍惚这个和艺术息息相关的工作室是否真的属于这位 NBA的传奇巨星。
说来也巧,来到科比工作室的这一天是美国时间2018年的11月29日。三年前,科比正是在这天发表了哀伤且动人的小诗——《亲爱的篮球》,宣告自己NBA职业生涯行将结束。
三年以后,他坐在自己专门打造的娱乐气息浓重的椅子上,谈论着自己959天的退役生涯。
图片
959天,有时候还不够一个人去混沌度过,可这显然不是科比对于时间的理解和度过方式。
这959天里,科比推出了自己的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篮球解读类节目《细节》;播客系列节目《the punies》;撰写了退役后的第一本书《曼巴精神》;顺便还捧起了奥斯卡和艾美奖的奖杯。最近,他的曼巴体育学院正式对外开放,将帮助年轻球员挖掘他们的运动潜能。
总共不足一千天,从一个凌晨四点到另外一个凌晨四点。别人眼睛一闭一睁的功夫,科比就又干了点别人干不了的事情。
商人
采访科比的这天正碰上洛杉矶一年一次的极端天气,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但科比依然按照众所周知的时间表开始新的一天:凌晨三点起床,四点前往健身房。
刚退役那一会儿,科比想要让疲惫了20年的身体做彻底的休息,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都不踏入健身房一步。两个月的“放肆”之后, 健身房的灯光再次在四点钟点亮,这一次他还带着自己的大女儿。
早餐过后,看着女儿们上了校车,他就开车前往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两年都是这样,现在的科比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各项事务的时间,和当年待在球馆的时间一样长,只是换了一个战场而已。
科比的文化创意工作室有超过10个项目,加上刚刚设立的“曼巴体育学院”,以及各种投资,忙碌可想而知。
图片
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获得巨大成功,拿到奥斯卡奖之后,科比却在准备变革工作室的制作模式。他不想只做单品类的内容产品,而是要打造一个品类和形态更加丰富的内容生产模式。这手上的十几个项目,就是科比给自己工作室转型的初步尝试,他要把体育和娱乐产品做最大范围的结合。
“接下来,我会有五部小说出版,”科比向腾讯体育介绍自己接下来的两年计划。2019年,首先有3部小说面世,之后的两部会在2020年看到。而这五部小说,全部来自科比的概念设计,“即将发行的五本小说都是我创造出的角色,他们全是出自我的想象。一个是我在最后一年打球时脑子里所创造出的世界;一个关于体育和魔幻的宇宙……”说这话的时候,科比的眼神像被什么点亮了一样。
图片
科比习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未来。抛开让他赚了将近两个亿的投资项目不谈,只说科比退役后创业的核心——内容创作,就早在他球员生涯末期开始实施。
当你还在为《亲爱的篮球》这首小诗唏嘘的时候,他的同名动画短片就已着手制作;当你还在感叹《细节》这个节目为何能如此神奇的时候,他的新书《曼巴精神》就在准备出版了……
科比击败别人的方式永远都是比你想得早,比你做的多。
图片
“如果按照这种速度,也许科比用10年就可以打造出一个内容类的产业帝国出来,”《亲爱的篮球》执行制片人丹古德曼对腾讯体育说, “以科比的雄心和能量,他即使做到了,也不令人惊讶。”
科比无论做什么都想要当那个最好的,他最痛恨失败。这是他20年球员生涯中最被人熟知的性格特点。如今,他将那些科比式的偏执和追求,从球场带到商业领域。
《亲爱的篮球》是科比的首部动画短片,也是他进军动画产业市场的第一次尝试。但是负责发行的制片人丹-古德曼却惊讶于科比对于动画产业各个细微部分的了解程度。“他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也知道这个产业是怎么运作的。他知道去哪里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自己负责什么,其他人负责什么。如果有他不了解的地方,他就会不停的追问,直到了解透彻为止。”
科比对于细节的追求,甚至已经到了极致的地步。而这种对于极致的追逐在科比看来才是有趣的部分。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会有一个幻想类小说将在明年三月份出版。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想,这本书要怎么设计,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页面以及什么样的字体……所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会去做任何的妥协,因为一切都要最好。”
无论何时,他都不是一个可以随意糊弄的人。这一点,他的员工深有体会:“只要是工作,他非常专注,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尤其是对细节的追求。他在工作会议中是非常严肃的,讨论问题时一丝不苟,俨然黑曼巴的状态,就像他在球场上对比赛的专注和执着。”
图片
专访科比时,他的作品《曼巴精神》就摆放在身旁。对于这本书,从内容、印刷到发行,甚至还有和腾讯体育关于中文版的合作,他都要求做到最好,他将这本书称之为篮球界的《圣经》。
“从设计到生产线,再到市场部分,当我们看着彼此的脸,看着这本书,看着它摆在书架里,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而成功就随之而来,因为这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了。 ”
科比想要人们理解的是,即使他停止打篮球,但是对于细节的专注,和当初的自己是一样的。
球员和商人是有所不同的,而其中最令科比感到欣慰的是:打篮球没有办法挑选队友,而做生意却可以去挑选队友了
“我真的特别喜欢这一点,这在篮球上是很难的。因为你会遇到那些根本不想付出更多努力的人,然后你就会很失望,还要找到方法去激励他们,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但是在这里都是跟你一样在工作上拥有巨大激情的人,所以你只要去找到他们就行了,”科比说。
文人
就在《亲爱的篮球》退役宣言发布之后,他过去的老搭档,现在的老朋友奥尼尔瞪着大眼睛乐着说,“这老弟什么时候变成诗人了?” 过去20年的旧相识却不知道科比的血液里一直还流淌着文艺的基因。
图片
甚至连一直拍摄科比职业生涯的摄影师、《曼巴精神》图片作者安德鲁-波斯特恩,都根本不知道科比还有个作家梦。“外界对于球衣里的那个更加个人的科比,却一无所知。”
走心和充满温度的文字,这哪像一个昔日混迹长人如林,从一打到五的传奇球员?不仅是奥尼尔和科比跟拍摄影师感到意外,那些关心科比在退役之后要做什么的人更加觉得难以置信。
通常退役球员的出路无非就是围绕着篮球做文章,又或者做些投资理财之类的保持收入水平。文学和艺术门类似乎跟他们的关系不多,这条路的门槛太高。所以,科比要干的事情,在最开始并不被人理解。
“当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人们来问我退役了要做什么?我回答他们,我要当一个写故事的人。后来我都说累了,因为每个人都会问,‘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我写的《亲爱的篮球》亲笔信,我会把它变成动画短片。然后他们的反应是:哦,好吧,那很棒。所以那之后,当人们问我退役以后要干什么的时候,我说我会打高尔夫球。他们会接着问真的吗?(我说)不是!但是我告诉你我要干什么,你也不明白,所以还是算了吧。
在别人印象里,科比是那个只知道围着篮球转的偏执到无趣的家伙,却不知道写作一直是他的爱好。
“很多我耐克球鞋的广告词,甚至是其他人的广告词都是我写的,”科比骄傲地说,“我真的很爱写作。NBA生涯早期,我总是写作,每次写作的时候我都非常开心。”
到今天,科比都不会忘记开启自己写作大门的老师,“讲故事对我来说要追溯到我高中的第三年。我有一个很棒的老师,玛瑞安女士,她教我们如何谈论艺术,同时教我们如何去书写故事,然后我就爱上了这一切。写作真正让我着迷的地方就是能够去讲故事。你如何将词汇放在一起是最吸引人的部分,让它能够感染人们的情绪。”
此后,科比一直坚持学习写作,甚至占据了他篮球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学习的,但是他就是找到了时间,一边拿总冠军,另外一边默默的成为了一个会写故事的人。
“这就是我们在做《亲爱的篮球》的目标。我如何去讲述一个关于篮球的故事,想着篮球,可同时你又能从中学到不同的东西。我已经学习写作15年了,如何设置情节,如何组织故事的起承转合,这是我在很长时间里学习的东西。”
图片
《曼巴精神》的中文版译者、腾讯体育篮球主编黄祎在阅读原版的时候,这样评价科比的写作,“写作风格和他在《细节》里面的风格一致,他不是那种文学范的表达,更多是自然的口头陈述,但是文字却没有口水感。” 这是一种独属于科比的文学风格,跟他昔日球场上的样子迷之相似。
在文学的世界里科比想告诉别人的是,打动自己才最为重要。“我们要试着做的就是将一切基于事实。不要去担心人们是否喜欢你的故事,而是聚焦于这个故事有没有打动你,这个故事是不是来自于你自己,因为如果这个故事对你是真实的,也会在不经意去链接到别人。对吧?”
梦想家
图片
男人四十,是一个要被重点标记的人生时间点。有所谓四十不惑,也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分界线,正式步入了那个睿智、不惑,可以真正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阶段。
科比的四十岁,同样怡然自得。“我爱死这个年龄了,我爱死成为40岁了。”他完全不怕别人提及自己的年龄。
一个从来没有输过单挑的人,现在竟成为了平和、睿智、充满哲学气质的人。他推出的文化产品,所讲的故事,说的话,做的演讲,接受的采访,总是透着这样的气息。当他将自己的价值观、精神内核和内心世界,以及方法论通过一切可以传播的手段传递出去的时候,这样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便越发清晰。
“如果你回到过去,如果你告诉21岁的我,这就是我现在会成为的样子以及会做的事情,我会说,“什么,你可得了吧,绝不可能。”科比大笑。
但显然这一切不是在40岁这个时间点一夜发生的,他的不惑早已注定。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我的所爱,它曾经是篮球。对我来说,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根本没有困惑。现在也是这样,建立工作室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出书是我要做的事情,做电影是我要做的事情,建电影院是我要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去做,”科比说。
科比承认自己其实也有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在做事情的过程之中,我们会做很好的决定,也会做坏的决定。会做更好的决定,也会做更不好的决定。但是对于要前往的地方我们从没有困惑,我们也会最终到达,一定会最终到达。
他为此做了一个极为诗意的比喻,“就像是北极星一直都在前方,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可能你会遭遇一阵风,让你偏离了跑道。你必须要找到另外一条路到达那个地方,这就是旅程的乐趣。
科比的北极星是什么?当他没有总冠军奖杯在召唤的时候,指引他的到底是什么?
“那就是教育下一代的孩子们成为更好的人。我想告诉他们的是篮球不是只关于总冠军,只在意输赢。重要的是,专注、无私、同情心和同理心。” 在《曼巴精神》里,科比曾经在扉页中这样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下一代的伟大运动员,愿你们从他人的旅程中汲取力量,书写自己的传奇。”
“是他们,永远都是他们。就像是我们当时做这本书的时候。一般写书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加的了解你,更加了解你的故事。而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我能为看书的人做些什么?如果什么都给不了,只是提供一些信息吗?这些信息能干些什么?我不喜欢。我想做能够挑战读者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们更加去了解我,那什么意义都没有。所以我们试图去创造让观众、读者能够看到他们自己的内容产品,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这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事。”科比说。
“师者”科比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想要承载的担当。他想去了解他所要教导、帮助的那些年轻人,就像他当初一个个的去了解自己的对手一样。“学和教,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
图片
“我正在去学习了解到底什么是情感。而所有的情感又代表着什么。体育是一个非常具有情感的事情。我们把体育灌注在幻想世界和魔法世界,通过内容和故事,我们要将其带给全世界。”科比说,“为什么《亲爱的篮球》是我们最骄傲的作品?因为这个故事高于篮球,关于梦想。
科比的办公室里,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但他将JK罗琳,迪斯尼,奥普拉、乔布斯和迈克尔-杰克逊放在一起,那是他新的目标和理想,是他心中新的总冠军奖杯。因为“讲故事的人才可以带领人们前进。”
科比用前半生主宰了球场,并且打算用后半生推动世界。
图片
从科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参与社区话题讨论赢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