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金鸡奖

电影奖项
收藏
0有用+1
0
中国电影金鸡奖(Golden Rooster Award)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1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1]
中国电影金鸡奖接受在中国大陆取得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报名,由电影界的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并由专家实名制投票产生奖项。
金鸡奖从2019年起每年评选一次 [2]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于2023年11月4日举行 [58]
中文名
中国电影金鸡奖
外文名
Golden Rooster Award
别    名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
简    称
金鸡奖
类    型
华语电影奖项
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创办时间
1981年
颁奖地点
福建厦门(2019年起连续五届)
颁奖周期
每年一次(2019年起)
奖项性质
专家奖 [1]

奖项沿革

播报
编辑
1980年匙说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全中国落实,思想解放的主旋律响彻了华夏大地。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已经呈现出来的初步繁荣,全面提高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水准,设立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的意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失时机地在电影界酝酿提出了。
金鸡奖影后之最——潘虹
1981年,在老一辈电影家们的热心倡导和直接参与下,中国电影金鸡奖正式创办。与《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鼎足而立,成为中国影坛三大奖之一。 [4]共设奖项23个,并规定必要时增设特别奖和荣誉奖。 [5]
1990年,增设“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1992年起,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双奖颁奖活动协乃改办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轿体喇。
2001年,增设“最佳电舟微照视电影奖”。 [6]
2003年,增设“最佳表演新人奖”,次年开始未再颁发店凳敬谅过。 [7]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奖”,合拍片开始有资格进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同年增设“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8]
金鸡奖获奖最多的导演 张艺谋
2005年,根据中宣部颁布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从第25届开始,金鸡奖改为隔年举办,即奇数年进行评选,偶数年颁发大众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和百花奖隔年轮流评选。同年,将香港台湾电影人纳入金鸡奖的评选范围。 [9]
2011年,随着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界限打破,而中小体纹坑成本电影市场相对较小,从第28届金鸡奖开始,取消“察判最佳电视电影”奖项,增设“最佳中小成本电影”。 [10]
2013年8料乘询月,最佳编剧奖拆分为“最佳原创剧本”与“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奖。 [11]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举行,开幕仪式上宣布,从2019年开始,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 [2]并连续五届在福建厦门举办。 [3]
2021年,中国电影金鸡奖首次设立“最佳外语片”奖。 [12]

奖项文化

播报
编辑

奖项名称

金鸡奖评奖创始于中国农历鸡年(1981年),故定名为中国电影金鸡奖,以金鸡啼晓激励电影工作者为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而奋发努力。 [13]又因为安徽怀宁洪铺镇有“金鸡碑”。“金鸡碑”为戏神碑立于清雍正八年。是中国研究戏剧史的活化石,全国仅存两座。1984年7月,怀宁县文物普查中发现。“金鸡碑”位于洪镇乡学堂村。碑高1.1米,宽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为“金鸡社令直之神位”,正文两侧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岁冬月吉旦众生祀奉”,下款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员”杨文堂等25人姓名。碑边刻缠枝花纹,碑文楷书阴刻。 [14]

奖杯奖座

金鸡奖奖杯是以昂首啼鸣的金鸡雕像为模型进行倒模而成的。奖杯的重量在2公斤左右,高度则为35厘米,为铸铜镀金构造。因铜有着和金一样的承重感,所以会选择铜作为底料。铜质底座上,还专门有一块可以镶嵌卡片(镶金的金属卡)的地方,卡片上则刻上获奖电影的名字和获奖人的名字,所有奖项奖杯都是一样的。因金鸡奖有下“双黄蛋”的习惯,每次奖杯制作都会多制作3个以上的奖杯。
因2010年开始,获得金鸡奖提名者,都要有提名奖杯,因此奖杯又要多制作100个左右。但提名奖杯与金鸡奖杯不同,制作相对廉价,但也讲求做工。 [15]
自2019年第32届起,金鸡奖采用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设计的新奖杯样式,吴为山在解读奖杯时称其象征着“时代精神是昂扬的、创新的,永远大踏步前进的,也代表中国电影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屹立在厦门海峡大剧院前的金鸡雕塑也采用同款设计样式。 [33]
中国电影金鸡奖旧奖杯(2019年之前使用)

奖项设置

播报
编辑
类别
奖项
备注
影片类
最佳故事片奖
1981年设置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
2011年设置
最佳纪录/科教片奖
1981年设置最佳科教片奖、最佳纪录片奖,2020年合并。
最佳儿童片奖
1981年设置
最佳美术片奖
最佳戏曲片奖
最佳外语片奖
2021年设置
个人类
最佳导演奖
1981年设置
最佳编剧奖
最佳男主角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男配角奖
最佳女配角奖
最佳摄影奖
最佳美术奖
最佳音乐奖
最佳录音奖
最佳剪辑奖
导演处女作奖
1990年设置
特别奖项
终身成就奖
2004年设置
评委会特别奖
1981年设置
已取消奖项
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
1982年后分设为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
最佳道具奖
1981年设置
最佳服装奖
最佳化妆奖
最佳特技奖
最佳电视电影奖
2001年设置
最佳表演新人奖
2003年设置后取消
最佳合拍片奖
2004年取消
最佳电视电影奖
2011年取消
最佳译制片奖
1994年设置,2003年取消
最佳科教片奖
1981年设置,2020年合并为最佳纪录/科教片奖
最佳纪录片奖
1、上述各片种奖评选当届优秀影片一部,各单项奖评选当届优秀的创作人员一名,多人合作者可一并获奖
2、各单项奖仅以电影故事片为限(含中小成本故事片和儿童片)
备注:以上“奖项设置”统计截至2023年。参考资料: [12-13] [16] [45]

评选规则

播报
编辑

评奖范围

金鸡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9年开始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 [49]),每届参加各片种评奖的影片以及参加各单项奖评奖的创作人员,一般以该评奖年度摄制的作品为限,并采取报名截止日期的办法。
申报的参评影片及单项,经主办单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初选后,方能取得参评资格。 [13]

评选委员

金鸡奖影后巩俐
当届评委人选从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数据库中产生。报中国文联批准后,组成评选委员会。当届参评作品的署名人员不得担任当届评委。为保持金鸡奖的连续性,评委可以延续聘任,但连任不超过二届;担任过上届评委的人数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主办单位负责人评委,一般不超过二人。评选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设副主任一至二人),主持评委会工作。组委会评奖办公室协助评委会处理评奖活动的日常工作。
评委必须是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拍摄过五部故事片或其他片种十部以上,具有高级职称,且有作品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烈反响的主要艺术创作者(与人合作须是第一署名者);
2、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或国际公认的电影大奖中的最佳单项奖及最佳故事片奖中的主要艺术创作者及其它片种奖的编导;
3、在电影界享有较高威望、成就显著的评论家、事业家或教育家;
4、主办单位的负责人。 [13]

评选办法

由各电影制片单位推荐本单位参加各片种的评奖影片一至数部及各单项奖的创作人员(多人合作者可一并推荐,角色须由演员自己配音)。各单位推荐参评影片和人选时,须认真填写影片参评申报表和单项参评申报表。
评选委员会委员有权推荐未参加评奖的影片或影片创作人员。评选委员会评议工作遵循"学术、民主、争鸣"的方针,有权对当届评选中发生的在评奖章程与细则中未做规定的特殊事宜做出决定,但只限当届有效。
评选委员会的评奖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
1、初评,评选委员会对取得参评资格的影片和人选在进行认真讨论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各奖项的“评委会提名名单”。
2、终评,由评选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表决,根据投票结果产生各奖项的最佳获奖名单。 [13]

宗旨风格

评奖宗旨:学术、争鸣、民主。
评奖风格: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14] [27]

历届回顾

播报
编辑

历届百科

历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年份
名称
城市
年份
名称
城市
年份
名称
城市
1981
杭州市
1982
西安市
1983
福州市
1984
济南市
1985
成都市
1986
北京市
1987
北京市
1988
深圳市
1989
/
1990
武汉市
1991
北京市
1992
桂林市
1993
广州市
1994
长沙市
1995
北京市
1996
昆明市
1997
佛山市
1998
重庆市
1999
沈阳市
2000
南宁市
2001
宁波市
2002
无锡市
2003
嘉兴市
2004
银川市
2005
三亚市
2007
苏州市
2009
南昌市
2011
合肥市
2013
武汉市
2015
吉林市
2017
呼和浩特市
2019
厦门市
2020
厦门市
2021
厦门市
2022
厦门市
2023
厦门市
注:以上统计截至2023年 [48]

影片导演、男女主角

时间
届次
最佳故事片
最佳导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1981
第1届
空缺
1982
第2届
邻居
1983
第3届
空缺
1984
第4届
乡音
1985
第5届
1986
第6届
野山
1987
第7届
孙中山
芙蓉镇
1988
第8届
老井
红高粱
潘虹
1989
第9届
空缺
大喘气
1990
第10届
空缺
1991
第11届
焦裕禄
空缺
1992
第12届
大决战
王铁成《周恩来》
1993
第13届
1994
第14届
凤凰琴
1995
第15届
1996
第16届
红樱桃
1997
第17届
1998
第18届
安居
1999
第19届
2000
第20届
2001
第21届
2002
第22届
2003
第23届
2004
第24届
2005
第25届
2007
第26届
云水谣
2009
第27届
集结号
梅兰芳
2011
第28届
飞天
2013
第29届
2015
第30届
狼图腾
2017
第31届
2019
第32届
2020
第33届
夺冠
2021
第34届
守岛人
2022
第35届
长津湖
2023
第36届
参考资料: [17] [18-19] [28-29] [32] [37-40] [52] [55-56]

配角新人

历届金鸡奖最佳配角、新人
时间
届次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员/新导演
1981
1
未设置
1982
2
1983
3
1984
4
1985
5
1986
6
1987
7
空缺
1988
8
1989
9
空缺
1990
10
1991
11
空缺
空缺
1992
12
空缺
空缺
1993
13
空缺
1994
14
空缺
1995
15
空缺
1996
16
郑卫莉《吴二哥请神》
1997
17
1998
18
1999
19
2000
20
空缺
2001
21
齐星《押解的故事》
2002
22
2003
23
李敏《婼玛的十七岁》(表演)
2004
24
空缺
2005
25
2007
26
2009
27
李大为《走着瞧》
2011
28
2013
29
2015
30
2017
31
2019
32
2020
33
2021
34
2022
35
2023
36
参考资料: [18-19] [30] [35-36] [51]

奖项之最

播报
编辑
历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之最
获奖最多的影片
8项奖
孙中山
6项奖
5项奖
4项奖
提名最多的影片
12项奖
孙中山
11项奖
10项奖
芙蓉镇
10项奖
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最多的女演员:潘虹(四次获奖,其中三次为最佳女主角)
潘虹
1983年第3届《人到中年》、1988年第8届《》、1994年第14届《股疯》三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95年第15届因曾3次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得特别奖
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最多的男演员:黄晓明(2次)
黄晓明
先后于2013年第29届《中国合伙人》、2020年第33届《烈火英雄》两次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男演员。
获得最佳女配角奖最多的女演员:袁泉(3次)
袁泉
先后于1999年第19届《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届《美丽的大脚》、2020年第33届《中国机长》三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20]
获奖最多的导演:张艺谋(十次获奖:一次最佳摄影、一次最佳男主角、一次最佳合拍故事片、三次最佳影片、四次最佳导演)
张艺谋
作为演员1985年第5届凭《黄土地》获得最佳摄影奖,1988年第8届凭《老井》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作为导演于1988年第8届《红高粱》、1993年第13届《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届《我的父亲母亲》三次获得最佳影片奖,2003年第23届《英雄》获得最佳合拍故事片奖,个人于1999年第19届《一个都不能少》、2000年第20届《我的父亲母亲》、2003年第23届《英雄》、2021年第34届《悬崖之上》四次获得最佳导演奖。 [21] [30]
获奖最多的编剧:王兴东『共2次』、苏小卫『共2次』
王兴东
1993年第13届《蒋筑英》、1997年第17届《离开雷锋的日子》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苏小卫
2002年第22届《生活秀》、2003年第23届《》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获奖最多的摄影:侯咏『共4次』
侯咏
1987年第7届《孙中山》、1989年第9届《晚钟》、1997年第17届《鸦片战争》、2000年第20届《我的父亲母亲》四次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两次获得金鸡奖的男演员:孙飞虎(两次配角)、赵君(两次配角)、李保田孙淳张译李雪健(一次配角一次主角)『共2次』
孙飞虎
1982年第2届《西安事变》、1990年第10届《开国大典》两次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李保田
1988年第8届凭《人鬼情》获得最佳男配角奖,1994年第14届凭《凤凰琴》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赵君
1996年第16届《吴二哥请神》、2003年第23届《看车人的七月》两次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57]
孙淳
1997年第17届凭《缉毒英雄》获得最佳男配角奖,2011年第28届凭《秋喜》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张译
2015年第30届凭借《亲爱的》获得最佳男配角奖,2021年第34届凭借《悬崖之上》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30-31]
李雪健
1991年因在电影《焦裕禄》 中的出色演绎,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2023年第36届,凭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饰演的姬昌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50]
获得两次奖项的女演员/女导演
1983年第3届凭《城南旧事》获得最佳女配角奖,2004年第24届凭《美丽上海》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84年第4届凭《16号病房》最佳女配角奖,1992年第12届凭《烛光里的微笑》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87年第7届《山林中头一个女人》、1992年第12届《过年》两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1993年第13届《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届《漂亮妈妈》两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86年第6届凭《野山》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再于2009年第27届凭《走着瞧》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1996年第16届《九香》、2001年第21届《相伴永远》两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2003年第23届凭《我的美丽乡愁》获得最佳女配角奖,同届再凭《我和爸爸》获得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是能在同一届凭两部不同电影获得两项金鸡奖的演员(导演)。
1991年第11届凭借《假女真情》、2022年第35届凭借《妈妈!》两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41-42]
获得两次奖项的女编剧
2002年第22届《生活秀》、2003年第23届《》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2009年第27届凭《清水的故事》获得评委会编剧奖,2011年第28届凭《岁岁清明》获得最佳编剧奖
获得过最佳导演奖/新导演奖的女导演
1990年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与谢铁骊)《红楼梦
1990年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与丈夫与李前宽)《开国大典
1998年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与丈夫塞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我和爸爸
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暖春
2004年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美丽上海
2005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我们俩
2011年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爱在廊桥
获奖年龄最大的女演员:金雅琴(81岁)
金雅琴
2005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我们俩
唯一的新人奖(演员类)获得者:李敏
李敏
2003年第23届组委会首次增设表演新人奖,凭《婼玛的十七岁》获得,而金鸡奖历史上表演类最佳新人奖也仅设这一次,所以李敏也是唯一的新人奖获得者。
第一位获金鸡奖的港台演员:成龙
成龙
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港台导演:陈可辛
陈可辛
2013年凭《中国合伙人》获得第29届最佳导演奖,同时还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奖
同班同学同一届获奖:刘烨章子怡黄晓明赵薇
刘烨
章子怡
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刘烨《美人草》、最佳女主角章子怡《茉莉花开》同为中央戏剧学院96级的同班同学
黄晓明
赵薇
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黄晓明《中国合伙人》、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为北京电影学院96级的同班同学。
李前宽
肖桂云
1990年第10届凭《开国大典》获得最佳导演奖。
塞夫
麦丽丝
1998年第18届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获得最佳导演奖。
宁才
娜仁花
宁才于2002年第22届凭《天上草原》获得最佳男主角,娜仁花于2011年第28届凭《额吉》获得最佳女主角,截至2017年第31届他们是金鸡奖史上唯一的一对影帝影后夫妻。
夏雨
袁泉
夏雨于2003年第23届凭《警察有约》获得最佳男主角,袁泉于1999年第19届凭《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届凭《美丽的大脚》、2020年第33届凭《中国机长》先后三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巴音
巴德玛
巴音于1996年第16届凭《悲情布鲁克》获得集体表演奖,巴德玛于2015年第30届凭《诺日吉玛》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辛柏青
朱媛媛
辛柏青于2022年第35届凭借《漫长的告白》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朱媛媛于2021年第34届凭借《我的姐姐》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43-44]
梁朝伟于2023年第36届凭借《无名》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刘嘉玲于2007年第26届凭借《好奇害死猫》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53-54]
获得最多提名的女演员:徐帆(6次)
徐帆
1993年第13届《大撒把》、1995年第15届《永失我爱》、1999年第19届《不见不散》、2011年第28届《唐山大地震》、2015年第30届《洋妞到我家》五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此外还于2000年第20届凭《一声叹息》提名最佳女配角,截至2022年第35届仍然未曾获奖。
获得提名最多的男演员:朱旭(5次)
朱旭
1986年第6届《小巷名流》、1992年第12届《心香》、1993年第13届《阙里人家》、2000年第20届《洗澡》、2011年第28届《我们天上见》五次提名最佳男主角奖,直到2018年去世也未曾获奖,但在2011年凭借《我们天上见》获得评委会特别奖。 [46-47]
参考资料: [14] [22]

奖项评析

播报
编辑
金鸡奖评选的“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三十二字原则 [34],充分体现了艺术民主、学术至上的原则,是引领金鸡奖的发展方向。金鸡奖在电影界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与六字方针和三十二字原则是分不开的。燕赵都市报 [23]
电影工业的发展,对电影类奖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金鸡奖如何在电影发展中发挥好引领和推动作用呢。回顾金鸡奖的历史,就会发现,纵然中国电影在进步,中国观众在提升,但金鸡奖的核心内涵永远不会过时,而且越来越能够吸引更多主流观点向自己的评审标准靠拢。在中国老电影人看来,金鸡奖依然是中国电影情怀的归宿,也依然是能令电影人“闻鸡起舞”的所在。新华网 [24]
金鸡奖的评奖宗旨,可谓严谨精准充满自律。然而每年都有媒体的质疑声。严格意义上说,奖项空缺不能和评选严谨画等号,不能因为端不平“这碗水”而简单粗暴。一个权威奖项应具有鼓励优秀作品和引领创作的作用,一个真正权威自律的奖项更不能忽视作品的影响力和社会的公信力。希望金鸡奖能走稳步伐,而不被公众直言“无力吐槽”。光明日报 [25]
颁奖是为了鼓励创作,让电影节、电影奖成为电影市场、电影创作的指挥棒。但金鸡奖非但没有成为电影市场风向标,没有成为观众意见和拍片潮流的传感器,反而屡屡引起观众和媒体不满。中国电影奖项其实有“梯度”之分,简单而言,“华表”是电影政府奖,“金鸡”是电影专家奖,“百花”是电影观众奖。三大奖项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也就要体现其功能:政府奖谋划产业全局,艺术奖精抓专业和技术,观众奖评价市场和娱乐。然而,金鸡奖自身定位越来越模糊,没有独到的眼光见解,金鸡奖对创作的嘉奖也越来越滞后,如果电影评奖不能“实话实说”,获奖名单老唱“同一首歌”,那么这样的奖项最终会失去生命力。成都日报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