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或忠或奸,让人难思量

阅读悦读之写乎 2018-11-28

文/赵心放

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笔者认为冯道名列其中。苏东坡和王安石等称赞其为“佛位中人”,欧阳修、司马光等却斥责其为“奸臣之尤”。中国古代的精英们对其评价反差之大令人费解,使得历代后世人也大都莫衷一是。作为业余爱好研究文史的笔者,在此谈谈一己管见。

(一)史书所载冯道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出身于耕读之家

冯道(882-954年),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字可道,号长乐老。

他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出身于耕读之家,从小品行淳厚,十分聪慧,勤奋好学,善写文章,能安于清贫。他出仕前除奉养双亲外,不贪玩好耍,只以读书为乐事。即使大雪把住房的门窗堵塞,家里的桌子布满了灰尘,也能安然如故地度日。

冯道入仕后不久因父丧丁忧,返回家乡景城居住在茅草棚中守孝。与当布衣时一个样,每天亲自耕田砍柴。乡邻家缺劳动力的,他还会在夜里偷偷去为其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谢,他总是客气地说没啥。 他分毫不受各级官吏所赠送的财物。当年庄稼收成不好,他便将节省的俸禄全部赈济乡民。

冯道任过文武两类官职,出征驻扎时,他主动住没有桌子和床席的茅草屋,晚上就睡在喂马用的干草上。他用自己的俸禄备办饮食,与士兵们同锅吃饭。有的领将把掠抢的美女送来讨好,他一概推辞,实在推不脱的,便安排住在其他房间,然后再寻访她们的主人将其送还。

工部侍郎任赞忌妒冯道,有次讥讽他,如果走得急,准会从身上掉本《兔园册》出来。《兔园册》是当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内容肤浅,士大夫十分轻视。任赞是在讥讽冯道的学识浅薄,按现在的话说,大约只具备小学文化程度吧!比任赞官位高得多的冯道得知后,一点也不动怒,只是召任赞前来,对他道:《兔园册》是由著名儒者编撰的,内容丰富,并非浅薄之作。现在的读书人,只知欣赏科举文场的俏丽词句,用以窃取功名利禄和公卿高位,那才是真正的浅薄!任赞感到十分惭愧。

有人搞冯道的恶作剧,牵只驴头上挂着写有冯道二字牌子的驴子到市埸去出售。冯道得到亲信的禀报,毫不生气,只是平淡地说道: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这可能是有人在为驴找寻失主,用不着大惊小怪。

根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冯道著有文集六卷、《河间集》五卷、《诗集》十卷。

(二)有争议的是,有人说他“朝梁暮晋”,意即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冯道25岁时在幽州节度使刘守光手下任掾属(类似助理秘书)。此后效力于后唐庄宗、明宗、愍帝、末帝,后晋高祖、出帝,后汉高祖、隐帝,后周太祖、世宗等四国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担任的都是将相、三公、三师这些高级职位。

他不管给那个国家那个帝王效力,从来不“心在曹营心在汉”,都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

如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冯道奏请唐明宗批准,主持以唐代开成石经为底本,雕印儒家《九经》,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全部刻印完成,前后共历时近22年。 是中国历史上首度大规模以官方财力印刷套书。

再如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耶律德光率军攻入晋都汴梁,灭亡后晋。冯道朝见耶律德光。耶律德光问:如何可救天下百姓?冯道答:此时的百姓,佛祖再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才能救的啊!

这马屁拍得耶律德光浑身通泰舒服,哈哈大笑。从耶律德光以后的表现来看,以后好些事嘛,也就没那么做尽做绝,使中原百姓的日子相对好过一点了。

同年四月,耶律德光率军北归契丹,冯道等后晋降臣随行。世事就有这么遇巧,耶律德光在途中突然得急病死了。永康王耶律阮接掌兵马后,把冯道等人留在镇州,自己赶紧返回契丹争夺皇位。八月,后汉军队收复镇州,驱逐了契丹守将嘉里。冯道与同僚们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各类事务,安置老百姓。九月冯道归附后汉,自镇州入朝,被授为太师,以“奉朝请”的名义参加朝会。

(三)对冯道的评价南辕北辙,关键是对“忠贞”的理解迥异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杂传》中,对冯道作诛心之论,所持理由是忠臣不事二主。冯道事四朝十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没有一点儿廉耻,说白了就是一个“政治娼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亦持此议论。

宋代王安石、苏轼和明代李贽等人,认为冯道处在那个非常的历史时期,一生不色不财,努力为民做好事,总是劝导帝王开明勤政,则是赞扬和肯定他。

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影响了后世人对冯道的认识。使冯道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笔者的看法是: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融合体,不单指汉族。古时候在华夏地域内生活繁衍建国的,汉族为主,也有一些其他民族,不论为那个族建立的国家服务,不能称其为汉奸卖国贼。

唐灭亡至宋建国其间的53年,史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可类比春秋战国,是一个人才无序流动的时期,比如某人是A国人,没过多久却成了B国大将,转眼又成了C国大夫,可以说士无常君,国无定臣。五代十国时期攻伐不停,兵戈不息,国家更迭帝王轮换如弈棋,不乏历事几朝几主的文臣武将,翻阅一下五代十国史中有关文章便可得知。因此,欧阳修和司马光等人的看法是狭隘偏颇的,王安石、苏轼和李贽等人的看法才是包容公正的。

据史料载,冯道对佛道之学多有涉猎,又因身处五代十国乱世,见惯生死无常,这让他具有了悲天悯人的气度。品读一下他写的《 偶作》诗:

其一: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其二: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冯道一生行事,具有清廉、勤勉、豁达的特点,能够包容仇人、感化仇人,甚至包容敌人、感化敌人。其诗最后两句清楚地表明了他的信仰追求: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为光明磊落,那么就是在一群野兽当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野兽吃掉。

后周显德元年72岁的冯道病逝后,朝廷追封瀛王,谥号文懿。他出殡时,不少老百姓自发为其送行,纸钱灰堆积了数寸之厚。

冯道有常人不及之处, 不仅不是所谓的“奸臣之尤”,而是个地地道道的“佛位中人”!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企业管理工作。近来年发表的各类体裁文字散见于网络和本地报刊。重庆南岸作家协会会员。

秦始皇对皇后的要求非常之高,所以他一生没有立皇后?

朱武号神机军师,为何在梁山的重大事项中没有他的身影?

东北美女土匪张素贞传奇的一生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