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冷知识,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

子凡的书香视界 2020-06-25

关于端午节的冷知识,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这是一个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他三个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在今年疫情肆虐的特别日子里,衷心祝福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的别称

似乎没有哪个节日像端午节一样,有这么多的别称,达到二十几个。例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这些名称有的从节气出发,有的从习俗出发,各有各的缘由。

端午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

最近网上疯传一个青年男子在端午节身着汉服效法屈原投江以纪念屈原,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南北朝时期梁·吴筠在《续齐谐记》中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五月五投汩罗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并命舟楫拯救之。"后人便沿袭成了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此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碑》)、纪念曹娥(《会稽典录》)、纪念介子推(《琴操》)、纪念东汉苍悟太守陈临(《后汉书》)、纪念越王勾践(《事物纪源》说勾践操练水军)等多种说法。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最为今天所熟悉的习俗莫过于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了,事实上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被人们淡忘了,姑且列举几例:

祭龙:端午节最早源于祭祀,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上古时代在端午祭龙。

浴兰: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

躲午:五月,古时北方称之为“恶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节这一天,父母便把未满周岁的儿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恶,故有“躲午节”之称。

女儿节:端午还是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打午时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红楼梦》里的端午习俗

《红楼梦》里关于端午的笔墨并不多,但也蕴藏着丰富的端午习俗:

打平安醮:贾府由贾母带领众人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贾珍率领众位爷们跪香拜佛。

赏赐端午节礼:元春赏赐端午儿的节礼,宝玉和宝钗一样: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贾母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大奶奶、二奶奶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蒲艾簪门: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虎符系臂: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可去邪祟、攘灾异,带来一年的好运。

治酒赏午:端午大家坐在一起团聚,饮雄黄酒或者蒲酒。《红楼梦》里因为金钏跳井,王夫人召集的端午宴十分尴尬,大家相顾无言,寂寂而散。

吃粽子: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

斗草: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香菱和小丫环们斗草弄脏了石榴裙。

关于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习俗和故事呢?欢迎留言讨论。

往期回顾:

《红楼梦》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丫环,才暴露了怡红院的真实日常!

《红楼梦》里一道菜写尽了贾家的富贵气象,让薛家望尘莫及!

八六版《西游记》里有三个唐僧,你看出来了吗?

《红楼梦》里的这个词原来是个成语!

王安石为什么被称为“拗相公”?他的怪癖你也受不了!